《尋夢香巴拉》記述了扎巴格丹的人生經歷,以他的奮鬥為主線貫穿始終,從“放棄公務員主動擁抱市場的青年”到“鄉村生態旅遊開放發展的優秀代表”,扎巴格丹把握時機完成了一次次成長與蜕變。
2020年是內地西藏班辦學35週年,從1985年到2020年,35年間,一批批西藏少年從青藏高原來到內地,在老師的精心培育和細心呵護下,健康茁壯成長。
近日,拉薩墨竹工卡縣委宣傳部開展了書法作品進茶館活動。此次書法進茶館活動旨在營造人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經典語句的濃厚氛圍,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羣眾的日常生活。
2020年,作家羅偉章的新作《寂靜史》出版,其長篇小説《涼山敍事》更是登上《十月》雜誌的10月號封面。
談到2020年的閲讀,裘山山表示,因為疫情出門少的緣故,讀書比往年多了一些。讀書對她而言,已經是一種習慣,一年下來,雖然具體數字沒統計,紙質書電子書都讀了不少。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對於讀書的感受,高爾基這樣描述。
《資本論》具有嚴密邏輯性和嚴謹科學性,是批判資本主義的鋭利武器,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南,是洞悉世界和社會的科學方法論。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名著,《資本論》是世界“工人階級的聖經”。
《分析哲學專題教程》以問題為線索展開,選取國際上近30年聚焦最多、爭論最激烈的話題進行呈現,其內容涵蓋真、意義、經驗、因果性、知識與價值、行動的理由、道德抉擇等永恆而常新的哲學命題。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説,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
隨着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功能在不斷拓展。數字形態不會也不該成為未來社會唯一的知識獲得方式,圖書館蓬勃的生命力仍將繼續。
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應邀來到廣州黃埔書院進行主題分享。
2020年1月,承北京鳴鶴書苑考古與藝術俱樂部王龍等朋友的美意,安排參與“埃及考古之旅”。回京後即疫情大起,學術活動一時冷寂,講學、考察諸事也都不得不中止。